在歼-35不断展示出其显著的进步后,国际媒体终于注意到这一款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。特别是“Defence Security Asia”网站,这一来自海外的独特视角,准确捕捉到全球大多数普通国家对歼-35的看法,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国家对中国战斗机的认知与期待。
该网站分析指出,歼-35在设计上融合了西方战斗机的先进理念,同时又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了优化。这里提到的西方理念,主要指歼-35的“海陆并进”战略,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F-35的架构设计。具体而言,歼-35的研发路径与过去中国以陆基装备为主的传统不同,它首先实现了舰载版本的首飞,而后才开发出陆基型号,这一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也属罕见,甚至苏联时期的战斗机研发也未曾如此。美国的F-35也曾在设计过程中融合了先进的态势感知系统,注重信息化作战,而这一理念同样出现在歼-35上。
不过,歼-35并非单纯的F-35“翻版”。F-35在设计时,为了满足垂直起降型F-35B的需求,不得不在一些关键性能上作出妥协,最明显的是其超音速巡航能力的丧失。而为了维持F-35的多用途功能,其隐身和机动性能也有所牺牲,导致空战能力大幅下滑。相比之下,歼-35始终把空战性能放在优先位置,特别是在隐身性和机动性上做出了更加优化的设计。若两款中型五代机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空战,歼-35可能会占据优势。
展开剩余68%由于借鉴了歼-20的成熟经验,歼-35在量产初期就能迅速提高产能,预计明年产量可达到30至50架。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内,尤其是海军在配合福建舰执行任务时的需求,也为出口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随着需求的增加,歼-35的产量有望继续增长。加上经过实践检验的先进航电系统、雷达、光电和红外感知技术,以及电子战设备,歼-35的量产难度大大降低。结合经过实战检验的霹雳-15导弹,歼-35无疑将成为一位强大的空战对手。
歼-35不仅具备海陆双栖作战能力,还拥有成熟的配套设备和强劲的基础性能,其产能也十分充沛,这使得它成为中航工业推出的杰出代表。再加上歼-20难以出口的现实,歼-35将成为全球五代机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者,F-35与歼-35的对抗将不可避免。“Defence Security Asia”网站认为,中国海空军对歼-35表现出的优异性能非常满意,至少在六代机开始量产之前,歼-35的主力地位是无法被取代的。然而,要想进军全球市场,歼-35仍面临一些挑战,特别是如何让其他国家相信它与F-35具有不相上下的能力。
在中国,歼-35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,这与国内长时间对中航工业的关注和信任密切相关。然而,其他国家的看法可能并不如国内那般乐观。在他们眼中,歼-35的地位可能与韩国KF-21相差无几。F-35虽然经过长时间的验证,性能也得到了广泛信任,但对许多潜在买家来说,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经过长期考验的传统战斗机制造商,而不是一个新兴的、有着亮眼数据却尚未经过充分实战验证的卖家。理论上,最理想的方式是让歼-35走上战场,接受实战的检验。然而,考虑到国内短期内不可能将歼-35投入实际战斗,如何找到一个敢于“尝试”的买家成为关键。
目前,巴基斯坦很有可能成为这一大胆尝试的首选。这个国家曾经购买歼-10CE,并亲自验证其性能,成功在实战中击败“阵风”。因此,巴基斯坦极有可能成为歼-35E的首个海外用户。如果歼-35的性能得到实战验证,那么凭借其出色的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,即便量产稍晚,也能在全球大多数地区与F-35展开激烈竞争。随着米格-29和F-16这些传奇对决的逐渐退场,新的世纪对决即将拉开帷幕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新宝策略-配资114平台-10大配资平台-配资网上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