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,在我眼中是四季里最适宜进补的黄金时节。历经一夏的耗损,身体亟待补充能量;而夏日饮食又讲究清淡,不宜大补,以免燥热上火。待到秋冬转寒,我们更需要坚实的能量基础来抵御寒冷。因此,在秋高气爽之时进行温润平和的食补,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。
民间常说“秋吃根,赛人参”、“秋天吃4根,身子扎稳根”,这些朴素的谚语正蕴含着老一辈的饮食智慧。根茎作物蓄积了大地的养分,此时最为丰腴饱满。多吃些当令的根菜,不仅能润秋燥、补营养,更能为健康过冬打下扎实的根基。
建议大家,4种“根菜”要多吃,润燥营养足,安稳度秋冬。
一、猪肉莲藕水饺
展开剩余93%秋季莲藕鲜嫩多汁,能健脾益胃;玉米富含膳食纤维,搭配猪肉可补充蛋白质,制成水饺既饱腹又易消化,是秋日餐桌上的经典选择。
莲藕去皮后,先切成3mm厚的薄片,再改刀成细丝,最后切成0.3cm见方的小丁,避免切得过碎导致口感软烂。
切好的莲藕丁立即放入淡盐水中500ml清水+5g盐,浸泡10分钟,既能防止莲藕氧化变黑,又能去除部分淀粉,避免馅料发黏。浸泡后捞出,用纱布包裹轻轻挤干水分不可挤太干,否则馅料会柴。
新鲜玉米剥粒,锅中烧沸水,放入玉米粒焯烫1分钟去除生涩味,立即捞出过冰水,保持颗粒脆嫩,沥干水分备用。
将猪肉馅放入大碗中,分3次加入50ml冰葱姜水葱段、姜片用冰水浸泡30分钟制成,每次加水后都要顺一个方向快速搅拌,直至水分完全被肉馅吸收,此步骤能让肉馅更嫩滑。
先加入15ml酱油、10ml料酒,继续顺向搅拌至肉馅发粘;再加入5g盐、2g白糖提鲜、1g白胡椒粉,搅拌均匀;最后加入10ml香油,搅拌至肉馅出现明显拉丝状即“上劲”,此时肉馅弹性足、不易散。
将处理好的莲藕丁、玉米粒倒入肉馅中,轻轻翻拌均匀避免过度搅拌破坏食材口感。
取适量饺子皮,用湿润的纱布或保鲜膜覆盖,防止风干变脆,剩余饺子皮密封冷藏。每个饺子放入约15g馅料馅料放在饺子皮中央,边缘留1cm空白,用食指蘸少许清水抹在饺子皮边缘增加粘性,对折成半圆形,用拇指和食指从右向左捏出8-10个褶子,褶子间距均匀,确保收口紧实避免煮时漏馅。
包好的饺子放在撒有薄面粉或玉米淀粉的托盘上,饺子之间留少许空隙,若需长时间放置,可放入冰箱冷冻定型后分装保存。
锅中加足量清水饺子与水的比例至少1:5,大火煮沸后放入饺子,立即用漏勺背部轻轻推动饺子避免底部粘锅底。
水再次沸腾后,加入100ml冷水“点水”,重复此步骤3次,待第三次加水后,饺子浮起且表皮透亮,即可捞出三次点水能让饺子内外受热均匀,避免夹生。
捞出的饺子可蘸少许醋或蒜泥,口感更佳;若担心凉得快,可将盘子提前预热,或搭配热汤食用。
二、莲藕竹荪老鸭汤
鸭肉性凉,能滋阴补虚;竹荪清热润肺,搭配莲藕健脾益气,秋日喝一碗老鸭汤,既能缓解秋燥,又能补充能量,且不易上火。
选择一年以上的老鸭老鸭肉质紧实,汤味更鲜;嫩鸭适合爆炒,炖汤易烂且香味不足,去除鸭皮上的多余脂肪避免汤过于油腻、鸭翅根部的淋巴淋巴含杂质,影响口感和健康。
用50℃左右的温水不烫手为宜加入10ml白醋,浸泡老鸭5分钟后轻轻揉搓,白醋能分解鸭皮油脂和腥味;再用清水冲洗干净。
锅中加冷水,放入老鸭、3片姜、1个葱结葱段打结,大火煮沸后保持沸腾2分钟冷水下锅能让血沫充分渗出,捞出老鸭用温水冲洗表面血沫避免用冷水,否则肉质遇冷收缩,口感变柴。
干竹荪用淡盐水1000ml清水+10g盐浸泡30分钟,盐能加速泡发,且能去除部分异味;泡发后观察竹荪是否变软,若仍有硬芯,可延长浸泡10分钟。竹荪的菌盖顶部网状部分和菌裙中部薄纱状部分异味较重,需用剪刀彻底去除,只保留白色的菌柄。
用剪刀将菌柄两端修剪整齐,再用流水轻轻冲洗菌柄内部菌柄中空,易藏杂质,最后用手轻轻挤压菌柄,沥干水分备用。
选择七孔莲藕口感面,适合炖汤,去皮后切成3cm厚的滚刀块,浸泡在清水中防氧化;姜片5-6片去腥,葱段打结易捞出;5-6粒最后点缀,增加营养和甜味,无需提前泡发。
使用砂锅或陶瓷锅保温性好,能让食材缓慢释放香味,避免用铁锅易影响汤的颜色和口感。
加水与火候:将老鸭、姜片、葱段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清水鸭与水的比例1:3,确保完全没过老鸭,大火煮沸后撇去表面浮沫浮沫为杂质,不撇会影响汤的清澈度,转文火小火慢炖,保持汤面微沸状态汤面冒小泡,不翻滚。
总时长控制在2.5-3小时,前1.5小时只炖老鸭,1.5小时后加入莲藕和竹荪,继续炖1小时,直至鸭肉酥而不烂用筷子能轻松插入鸭肉,但不脱落。
在出锅前10分钟加入,用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约5-8g,过早放盐会让鸭肉中的蛋白质凝固,导致肉质变柴,且汤味不鲜。
无需加过多调料,避免掩盖食材本身的香味;可加入5-6粒枸杞,煮5分钟后关火,枸杞变软即可。将汤盛出,可撒少许葱花点缀,趁热饮用,口感更佳。
三、雪梨马蹄银耳羹
雪梨能润肺止咳,马蹄清热生津,银耳富含胶质,三者搭配制成甜羹,口感绵密,能有效缓解秋季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燥等问题,适合全家食用。
用冷水泡发2小时温水或热水会破坏银耳中的胶质,导致口感不绵密,泡发过程中可换水1次,去除表面浮尘。
泡发后的银耳,用剪刀去除黄色的根部根部硬,不易煮烂,且影响口感,再将银耳撕成均匀的小朵每朵直径约2cm,撕得越小,越容易出胶。
用淀粉水500ml清水+10g淀粉轻轻揉搓银耳,淀粉的吸附性强,能去除银耳缝隙中的杂质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沥干水分。
选择表皮光滑、手感略硬的雪梨成熟度适中,口感清甜,去皮后去核,切成2cm见方的小块避免切太小,煮后易烂成泥,浸泡在清水中防氧化;
去皮后洗净,切成1cm厚的片马蹄脆嫩,无需切太小,保留口感;根据个人甜度偏好准备约30-50g,建议用老冰糖,甜度更柔和;10粒最后点缀,可选。
使用砂锅或玻璃锅导热均匀,能让银耳充分出胶,避免用金属锅可能与银耳中的成分反应,影响口感。将处理好的银耳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清水水量为银耳的5倍,确保煮后有足够的汤汁,大火煮沸后转最小火,保持95℃微沸状态汤面冒细小气泡,不翻滚,加盖炖煮40分钟,直至银耳出现透明胶质。
银耳炖40分钟后,加入雪梨块,继续炖20分钟雪梨煮20分钟后变软但不烂,保留一定口感;加入马蹄,炖10分钟马蹄煮10分钟即可,避免煮太久失去脆嫩口感;最后加入冰糖,煮5分钟至冰糖完全融化冰糖晚加能避免汤汁过于浓稠,且不易糊底;若加枸杞,在关火前2分钟加入,煮至枸杞变软即可。
四、马蹄雪莲果炒玉米粒
马蹄脆嫩、雪莲果清甜、玉米粒鲜香,三者均为秋季当季食材,炒制后口感清爽,能解油腻、补充维生素,适合作为家常菜或宴客小菜。
马蹄去皮后洗净,切成1cm见方的丁块大小均匀,方便炒制时受热均匀,浸泡在清水中防氧化;雪莲果去皮后立即泡入淡盐水中500ml清水+5g盐,防氧化变黑,切成1cm见方的丁块与马蹄大小一致,视觉和口感更协调;玉米剥粒约200g,或用市售冷冻玉米粒提前解冻,沥干水分;青豆50g可选,增加色彩和营养,提前解冻,与玉米粒大小匹配。
锅中烧沸水,加入少许盐5g,放入玉米粒和青豆焯烫1分钟去除生涩味,立即捞出过冰水,沥干水分备用过冰水能保持颗粒脆嫩,避免变软;从水中捞出,用纱布轻轻吸干表面水分避免炒制时溅油。
使用猪油炒制猪油香味浓郁,能提升食材的鲜味,若追求低脂,可用玉米油或橄榄油但香味稍弱;锅中加15ml猪油,小火加热至油温六成热油面平静,用筷子试探有细小气泡,此时下料不易糊底,且能锁住食材水分。
先放入马蹄丁和雪莲果丁,用中火快速翻炒1分钟马蹄和雪莲果易熟,无需炒太久;加入焯好的玉米粒和青豆,转大火快速翻炒30秒大火能让食材快速受热,避免出水;沿锅边淋入10ml清水产生蒸汽,让食材均匀受热,且能避免炒干,继续翻炒10秒。
只需要5g盐调味根据个人口味调整,避免加过多调料如酱油、味精,以免掩盖食材本身的清甜和脆嫩;加入1g白胡椒粉少量即可,增加风味层次,不辣,轻轻翻炒均匀;出锅前滴入3-5滴香油,翻炒10秒后关火香油能提升香味,且不易高温久炒,否则会有糊味。将菜品盛出,趁热食用,口感脆嫩清甜,解腻效果佳。
五、山药紫薯荞麦馅饼
山药能健脾养胃,紫薯富含膳食纤维,荞麦富含B族维生素,三者制成馅饼,口感松软、营养均衡,适合作为早餐或午餐,饱腹且易消化。
选择面山药如铁棍山药,口感绵密和红心紫薯甜度高、花青素丰富,分别洗净去皮,切成2cm厚的块,放入蒸锅,水沸后上锅,大火蒸20分钟用筷子能轻松插入即熟。
将蒸好的山药和紫薯分别放入碗中,趁热用勺子压成泥,再用细筛网过筛过筛后馅料更细腻,口感无颗粒;若喜欢有颗粒感,可省略过筛步骤。
按个人口味加入蜂蜜或炼乳山药泥加15g蜂蜜,紫薯泥加10g炼乳,甜度根据喜好调整,搅拌均匀避免加太多糖,以免过于甜腻;若追求低糖,可不加糖紫薯本身有甜味。
将山药泥和紫薯泥按1:1的比例混合也可单独做山药馅或紫薯馅,搅拌均匀后放入冰箱冷藏10分钟馅料变硬,方便包制。
荞麦粉与中筋面粉按2:1的比例混合荞麦粉200g,中筋面粉100g,荞麦粉口感粗糙,加中筋面粉能让面团更易成型、更松软;
缓慢加入温牛奶40℃,不烫手,温牛奶能促进面筋形成,让面团更软,边加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,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面时间约5分钟,直至面团表面无干粉、不粘手;
将面团放入碗中,盖上湿润的纱布,放在温暖处如厨房台面醒发30分钟醒发后面团更有弹性,擀皮时不易破。
醒发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揉匀后搓成直径3cm的长条,用刀切成25g/个的小剂子每个剂子大小均匀,方便包制相同大小的馅饼;
取一个剂子,用手掌压成小圆饼,再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约0.5cm、边缘薄约0.2cm的面皮中间厚能防止包馅时破皮,边缘薄方便捏合;
取20g馅料放在面皮中央,用手指将面皮边缘向上收拢,捏成包子状,再轻轻按压收口处确保捏紧,避免煎时漏馅,然后用手掌将包子轻轻压成直径5cm的圆饼馅饼厚度约1cm,避免太厚煎不熟。
使用平底不粘锅无需多放油,不易糊底,锅中刷一层薄油约5ml,小火加热至油温150℃用手靠近锅面能感受到温热,或滴入一滴面糊,面糊迅速浮起即达标。
将压好的馅饼放入锅中,小火慢煎3-4分钟,至底面金黄后翻面翻面时用铲子轻轻推动,避免馅料粘连,继续煎3-4分钟,至另一面也金黄。
翻面后可加盖焖1分钟利用蒸汽让内馅充分熟透,避免外焦里生,最后开盖再煎30秒,让表皮更酥脆。
煎好的馅饼放在吸油纸上,吸去多余油脂,趁热食用,口感外酥内软,馅料绵密。
六、山药腐竹炖牛腩
牛腩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,能补气血;山药健脾益肾,腐竹补充植物蛋白,秋季食用可增强体力,适合气血不足、体质虚弱人群。
选择带筋膜的牛腩肉筋膜炖烂后口感软糯,增加风味,切成3cm见方的大块肉块不宜太小,炖后易碎。将牛腩块放入大碗中,加入足量冷水没过牛腩,浸泡2小时中途换水2次,去除血水,减少腥味和血沫。
锅中加冷水,放入牛腩块、10ml料酒、3片姜,大火煮沸后撇去表面血沫,继续煮2分钟,捞出牛腩用温水冲洗干净避免用冷水,防止肉质收缩变柴。
腐竹提前用温水泡发1小时泡发至完全变软,无硬芯,捞出沥干水分,切成5cm长的段避免太长,方便食用;
选择面山药,去皮后切成3cm见方的块,浸泡在淡盐水中防氧化变黑;姜片5片去腥,葱段1根打结,易捞出;
使用铸铁锅或砂锅保温性好,能让牛腩缓慢炖烂,香味更浓郁。锅中加15ml食用油,小火加热,放入姜片炒香,再加入牛腩块,中火翻炒至表面微黄炒出牛腩的油脂和香味,让汤更浓。加入足量开水水量没过食材3cm,中途不加水,否则汤味变淡,大火煮沸后撇去表面浮沫,转小火慢炖2小时保持汤面微沸,炖至牛腩用筷子能轻松戳穿。
山药在牛腩炖2小时后加入,继续炖40分钟山药煮40分钟后变软但不烂,避免煮太久成泥,腐竹在最后15分钟加入腐竹易吸汤,煮太久会软烂,失去口感。
盐在出锅前10分钟加入,用量约8g根据个人口味调整,过早放盐会让牛腩肉质变柴;加入1小块冰糖约5g,增加鲜味,中和咸味,不甜,搅拌至融化;将炖好的牛腩汤盛出,撒上香菜或葱花,趁热食用,牛腩软烂,山药绵密,腐竹吸满汤汁,风味十足。
七、红薯蜜枣糯米饭
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,糯米能补中益气,蜜枣补血养颜,秋季食用可暖胃驱寒,是传统的养生甜品,也可作为主食。
选择圆糯米口感软糯,比长糯米更适合做甜饭,洗净后放入大碗中,加入足量冷水,浸泡4小时以上或提前浸泡过夜,泡至糯米用手指能轻松捏碎,煮后更易熟透且软糯。
浸泡好的糯米捞出沥干水分,加入10ml植物油如玉米油,增加糯米的光泽和香味,用手轻轻拌匀每粒糯米都裹上油,避免蒸后粘连。
选择红心红薯甜度高、口感绵密,洗净去皮,切成2cm厚的滚刀块;选择无核蜜枣方便食用,用温水浸泡5分钟软化,去除表面杂质,沥干水分;
使用竹制蒸笼透气性好,蒸出的糯米饭更香甜,蒸笼底部垫上蒸布或油纸,防止粘底。先在蒸布上均匀铺一层糯米约1cm厚,再铺一层红薯块和蜜枣蜜枣分散摆放,避免集中,重复此步骤,直至糯米和食材用完,最上层铺蜜枣和红薯块颜值更高。水沸后将蒸笼放入蒸锅,中火蒸40分钟确保糯米熟透、软糯。
前10分钟:大火加热让蒸汽快速充满蒸笼,糯米快速受热;中间20分钟:中火加热保持蒸汽稳定,让糯米慢慢熟透,避免上层糯米夹生;最后10分钟:小火加热让糯米充分吸收食材的香味,口感更软糯。
蒸好后不要立即开盖,焖5分钟让糯米更入味,避免散热太快导致口感变硬;开盖后用筷子轻轻翻拌糯米饭让红薯、蜜枣和糯米混合均匀;食用前淋上少许桂花蜜增加桂花香味,甜度更柔和,趁热食用,甜而不腻,软糯香甜。
八、三蒸三晒红薯干
“三蒸三晒”是传统工艺,能让红薯中的糖分充分析出,口感软糯有嚼劲,且保留更多营养,秋季制作可作为健康零食,方便保存。
选择糖分高、肉质细腻紧实的蜜薯或烟薯如西瓜红蜜薯,晒后口感软糯、甜味足,避免用淀粉含量高的白心红薯晒后口感干硬,甜味淡。选择大小均匀、直径5cm左右的红薯太大不易晒干,太小易晒焦,表皮无破损、无虫眼。
红薯洗净,保留表皮蒸后表皮易剥,且能锁住水分,放入蒸锅,水沸后上锅,大火蒸20分钟蒸至筷子能插入但仍有轻微阻力,即“半熟”,避免蒸太烂,晒时易碎。蒸好的红薯取出,放在通风处晾凉至室温约30分钟,待温度降低后,用手轻轻剥去表皮热剥易烫手,冷剥表皮易脱落。
将去皮后的红薯切成1.5cm厚的长条宽度和厚度一致,晾晒时受热均匀,同步干燥,长度根据红薯大小调整一般10-15cm,方便手持食用。
第一次晒:将红薯条均匀摆放在竹筛上避免重叠,防止粘连,放在阳光直射、通风良好的地方如阳台、屋顶,晒2天每天晒6-8小时,至红薯条表面干燥、有轻微收缩,内部仍有水分。
第二次蒸:将第一次晒好的红薯条放入蒸锅,水沸后上锅,中火蒸15分钟让红薯条内部熟透,糖分析出,取出后晾凉至室温。
第二次晒:将晾凉的红薯条再次摆放在竹筛上,晒1天至表面起皱,手感微软有弹性。
第三次蒸:将第二次晒好的红薯条放入蒸锅,水沸后上锅,小火蒸10分钟进一步让糖分析出,口感更软糯,取出后晾凉至室温。
第三次晒:将晾凉的红薯条摆放在竹筛上,晒至 desired 硬度喜欢软口感晒1天,喜欢有嚼劲晒2天,晒至表面干燥,内部柔软。
将晒好的红薯干完全冷却后,装入密封袋或密封罐中避免残留水分导致发霉。可在密封罐中放入1-2包食品干燥剂吸收潮气,延长保存时间。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,可保存1个月;若想长期保存,可放入冷冻室,保存3个月以上,食用前室温解冻即可。
发布于:上海市新宝策略-配资114平台-10大配资平台-配资网上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